套海镇原称巴彦套海镇,行政隶属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位于五原县西南部、黄河北岸,地处河套平原腹地,黄河至北,黄河流经镇域30公里,黄河景观丰富,是内蒙古西部黄河景观的重要地区。
巴彦套海又译巴音套海,蒙语意为“美丽富饶的湾子”,1981年设巴彦套海镇。1985年与白艮刀亥合并,经自治区批准成立巴彦套海镇建制镇。2001年合并锦旗乡,2005年合并复兴镇及向阳乡的四个村,现巴彦套海镇是五原西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五原的对外窗口。
套海镇位于五原县城西南35公里处,东与五原县向阳乡和乌前旗交界,南临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隔河相望,西和复兴镇、天吉太镇接壤,北依110国道与新公中镇毗邻。镇域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约14.5公里,总面积328.9平方公里,为半农半牧区。镇区现建设用地156.6公顷,2005年获全市“人居环境”小城镇优秀奖。
套海镇现辖白艮居委会、铁路居委会、桥北居委会3个居委会,红丰村、赛丰村、南毛庵村、风雷村、和平村、红旗村、锦秀堂村、锦旗村、先进村、响导村、永生村、向阳村、红赛村13个行政村,55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5667户,人口23000人,是全县蒙古族聚居区之一。
套海镇镇政府驻地刘召是五原县火车站和京藏高速公路五原出入口所在地,是五原县三大中心集镇之一,是五原县“南大门”。套海镇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交通环境及特殊的人文地貌,使之成为五原西南部对外窗口,改革开发的前沿阵地,已发展为五原西南部具有辐射功能的商品集散地。
套海镇位于黄河北岸、河套平原腹地,地势平坦,黄河总干渠、西沙河渠东西向横贯全镇。主要景观有红旗湖黄河景观、九曲黄河阵、锦绣堂村史陈列馆。
套海镇70%的土地种植食葵和油葵。沿黄河的先进、红旗、锦旗三个村3万多亩河滩地,得黄河之天利,葵花种植集中连片,是五原县有名的黄河滩葵花文化展示区。每到夏季,万亩葵花如仪仗队一样一起开放,一望无际的金色花海追逐着母亲河绵延东去,成为母亲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里也五原县蒙古民族最为集中聚居区,大约在一个世纪前,该村蒙族先民涉过黄河从鄂尔多斯草原移居黄河北岸。经百年发展、融合和传承,蒙古民族文化娱乐、婚嫁习俗、宗教祭拜、丰收喜庆等活动,体现出与鄂尔多斯草原文化、黄河文化、河套农耕文化的完美融合。
清末年间,河南洛阳人陈锦绣在随清军左宗棠部平定西部川的归途中,为河套的富美所震撼,遂弃戎从农,定居此地。陈锦绣开荒种地,兼做马匹生意,累积了大量财富,做马匹生意的人络绎不绝,市井一片繁荣。他在黄河北岸租下蒙旗大片土地,边修渠置地,边建渡口码头,人丁兴旺,并建有贾方留店等商旅客栈,当时的锦绣堂可以说达到了鼎盛时期,遂建起了豪宅大院“锦绣堂”,后演绎为村名。
响导村九社(水桐树)有河套大地上存活数量最多的胡杨林,现存百年以上古胡杨21株,胡杨古称水桐树,故这个村又叫水桐树村。
套海镇境内包兰铁路横贯东西,海乌省道S212、刘海县道及四通八达的乡道构成了该镇优越的交通网络。距中蒙口岸甘其毛道230公里,京藏高速五原出入口和包兰铁路五原站设在镇区,京藏高速G6、G110国道横穿镇域。S212省道在本镇境内长达18公里,镇村道路90公里全部达到四级标准。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套海镇
Thaohai Town, Wuyuan Country, Bayannur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套海镇政府地址: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套海镇刘召村
套海镇车牌代码:蒙L
套海镇电话区号:0478
套海镇邮政区码:015113
套海镇汽车站:巴运刘召汽车站(0478-8212202)
套海镇火车站:五原火车站
美丽的套海镇欢迎您,草原旅游欢迎您!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