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格里沙漠(Tengger Desert)位于贺兰山与雅布赖山之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宁夏西部边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是中国第4大沙漠,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随着周边地区沙漠旅游的开发,聚集了众多的沙漠旅游景区,是电影《刺陵》的取景地。
“腾格里”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天”,用以描述沙漠“像天一样浩渺无际”。腾格里沙漠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南北长240公里,东西宽160公里,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阿拉善沙漠的东部、银额盆地底部。
腾格里沙漠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腹部有查汗布鲁格、图兰泰、伊克尔等乡,居民点分布在较大的湖盆外围。沙漠边缘有通湖、头道湖、温都尔图和孟根等居民点。
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内部有沙丘、湖盆、草滩、山地、残丘及平原等交错分布。沙丘面积占71%,以流动沙丘为主,大多为格状沙丘链及新月形沙丘链。湖盆共422个,半数有积水,为干涸或退缩的残留湖、多为无明水的草湖,面积在1-100平方千米间,当地称海子。呈带状分布,水源主要来自周围山地潜水。著名的有腾格里沙漠五湖(天鹅湖、乌兰湖、苏海图湖、太阳湖、月亮湖)、通湖等。湖盆内植被类型以沼泽、草甸及盐生等为主,是沙漠内部的主要牧场。其中有251个积水,主要为泉水补给和临时集水。
沙坡头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北,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属草原化荒漠地带,气候干旱而多风;该地区格状沙丘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闻名于世。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到这里戛然而止,"沙坡头"由此而得名。沙漠西南部大部有植被覆盖,主要为麻黄和油蒿;沙漠中部、南部和北部洼地里,植物生长较好。主要为蒿属。
月亮湖是腾格里沙漠诸多湖泊中惟一有海岸线的原生态湖泊,在它3千米长,2千米宽的海岸线上,挖开薄薄的表层,便可露出千万年的黑沙泥。月亮湖一半是淡水湖,一半是咸水湖,湖水含硒、氧化铁等10余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且极具净化能力,湖水存留千百万年却毫不混浊,虽然年降水量仅有220毫米,但湖水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
腾格里沙漠终年盛行西南风,主要害风为西北风,风势强烈,风沙危害为主要自然灾害,但光热资源丰富。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靠近湖盆和河流地殴,水分条件较好。风沙土是境内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从湖盆边缘到山前平原均有分布,是绿洲植物赖以依托的基础。
腾格里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失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大部分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
腾格里虽然不是最大的沙漠,但其沙峰壮阔宏大,沙粒细微软滑,颜色金黄闪亮,别具特色。行至大漠深处,除了金色的沙海,腾格里会给游客带来一连串的塞上奇景。在腾格里深处有许多湖泊,远远望去,湖边堆堆盐囱恰似冰雪,湖面泛着银光,犹如沙海冰川。还可以骑骆驼在沙漠上走走,照张相片,领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旅游部门为游客安排了许多特殊的活动,像沙漠野餐、沙漠露营、观星赏月、沙漠找水,探访沙漠游牧民族,游览沙漠“鸟湖”、“鱼湖”以及观赏古代岩画等,这些都是漫游腾格里沙漠的“特色菜”。此外,旅游部门还为客人提供车辆、食品、驼工、导游以及野营设备,当然,最主要的是骆驼。旅游用的骆驼。
腾格里沙漠主要景点:月亮湖景区、通湖景区、阿拉善越野e族英雄会。
包头至兰州铁路有31千米经过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边缘。铁路沿线200-300米的范围内经过治理,原来的流动沙丘已固定,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