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鲁县于通辽市西部,通辽、赤峰二市交界处。开鲁县不仅人文、自然景观闻名遐迩,更是一个有着革命优良传统的红色古城。以麦新、张东来、邢建华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从全国各地来到科尔沁大地上,领导草原人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反蒋斗争。他们在这里战斗,有的也牺牲在了这里。草原人民不会忘记这些英勇的烈士们,东来镇、麦新镇、建华镇等等地名,记录了烈士们战斗的轨迹。东来烈士陵园、麦新烈士陵园、纪念碑等一批红色遗址,成为对烈士纪念的载体。全国各地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这些红色遗址,献上一束鲜花,表达了对烈士的怀念之情。形成了开鲁县红色旅游的热潮。
麦新烈士殉难地芦家段位于开鲁西行的黑龙坝镇境内,距县城43公里,距麦新镇12公里处。
1947年6月6,麦新同志由开鲁四区(今大榆树镇)去五区(双合兴、今麦新镇)布置六月份工作,行至河西刘祥营子以南的芦家段时,被九十余名胡匪所包围,麦新同志偕二通讯员临危不惧、坚决抗击,在激战中麦新受伤落马,他立即命令两个通讯员带着文件和材料突围出去,与另一个通讯员仍然坚持还击。战斗相持约两个小时,终以众寡悬殊,麦新被匪击伤,群匪蜂拥而上,麦新同志虽遭皮鞭枪托之毒打,仍宁死不屈,终以身中四弹而牺牲。
2003年6月6日,开鲁县人民为麦新立下了麦新烈士殉难地纪念碑。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麦新的老战友孙慎先生题写了碑名。纪念碑屹立在烈士流过鲜血的地方,显得是那样的威武雄壮!
麦新烈士陵园位于开鲁县城西53公里处的麦新镇的西南角。陵园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硬化面积1万平方米,绿色面积0.6万平方米。园中建有一尊麦新挥手的全身铜塑像。塑像后面是1971年修建的麦新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的北侧是一片墓园,埋葬着十一位烈士的坟茔、麦新坟墓也处在其中。
麦新坟墓又高又大,墓前立有一块条形石碑,石碑上三分之一处的平面上刻有一把战刀,刀把上系着两条向音乐无线谱似的飘带。体现麦新同志书写的是麦新生前战友吕骥先生题写的“麦新烈士墓”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象单间一线谱似的飘带,体现麦新同志上马挥刀杀敌人,下马以笔作刀枪,用文武两条战线去和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碑的下部分是1982年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先生题写的碑文,上写道“麦新烈士墓”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墓周围的苍松翠柏是麦新生前战友从上海、武汉、延安宝塔山下取来的样土栽植的。
这条红色旅游路线已被确定为自治区东部红色旅游路线,被确定为旅游精品线路。2005年4月13日,“通辽市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就在这里举行。这里正吸引国内外大批游人前来参观游览,重走英雄路,感受《大刀进行曲》中抗日将士的雄魂壮志,重温麦新烈士为革命不怕牺牲的英雄情怀。
麦新纪念馆座落在开鲁白塔公园南端,是一座造型别具、寓意深远、功能性强的建筑。设计者从全新的设计理念出发,以简洁、锐利的几何图形寓意麦新革命歌曲如利剑刺向鬼子;以错位、交叉、分割展示区域,寓意麦新歌曲创作的多样性;以基本几何图形,多角度构造空间展示流程。
纪念馆以麦新烈士英雄事迹为主线,融入开鲁历史文化、博物、文献资料以及开鲁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成果,形成远古、近代和现代文化科技宝库,是开鲁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麦新纪念馆建筑面积384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由序厅、一、二、三、四展厅和尾厅6个部分组成。纪念馆外观设计独特、建筑语言丰富,突出表现麦新作为革命音乐家、人民歌手和《大刀进行曲》作者的鲜明特色。主体楼弯曲的造型体现音乐的旋律;门前大刀的造型代表着曾激励亿万人民英勇抗日的《大刀进行曲》;刀柄的几个石柱是《大刀进行曲》第一句歌词的音符。
麦新纪念馆是我县、全市乃至自治区东部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这所建筑的独特造型,使这位音乐家的艺术思想及革命思想体现在建筑空间里,为此说它是一座永久性、标志性建筑。已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开鲁县博物馆设在开鲁白塔公园内,是2008年建设的一座县级博物馆。其建筑造型简朴大方,别具风格,展厅宽敞通透,比较适宜举办陈列展览。开鲁县博物馆基本陈列内容由前厅总序、主要内容、尾声余韵三部分组成。
前厅总序:置于博物馆前厅内,起概括全局、开启后面基本陈列内容的作用,由大幅石板线刻画、开鲁县地形地貌图、开鲁县百年大事记、开鲁百年史陈列标题、前言、音乐六方面内容组成,是博物馆陈列的总印象。
主要内容:主展厅内分成远古至明清时期、清末至民国时期、伪满洲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六大单元、二十个段组来全面展示开鲁县的发展史。
尾声余韵:尾声列于整个陈列之后,起总结陈列展览的作用。由开鲁自然风光组合照片、大型电视展映两个方面内容组成。
以麦新纪念馆为主体,开鲁县形成了一条红色旅游线路。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
- loadin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作品及图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