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勒德意为“徽”,是蒙古民族的古代旗帜。成吉思汗时期的哈日苏勒德(黑纛)、查干苏勒德(白旗)、阿拉格苏勒德(花纛),被称之为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三面旗徽。这些旗徽与成吉思汗八白宫一样被供奉。在历史的变迁中,大蒙古国的三面旗徽逐渐都集中于鄂尔多斯,由鄂尔多斯部供奉。

鄂托克前旗昂素镇供奉的阿拉格苏勒德是在成吉思汗时期,哈撒儿掌管大蒙古国的阿拉格苏勒德。因而,大蒙古国的阿拉格苏勒德也称为哈撒儿阿拉格苏勒德。哈撒儿阿拉格苏勒德祭奠当时由鄂托克王府负责祭奠,由守护阿拉格苏勒德的原察哈尔万户的九个氏族部落人员供奉。
1980年8月鄂托克旗分为鄂托克前旗和鄂托克旗时,阿拉格苏勒德划为鄂托克前旗。阿拉格苏勒德祭祀一年祭典5次,祭奠分为日常祭奠,四时祭奠,威猛祭奠等三种。
苏勒德是平安的守护神、民族精神的象征。苏勒德祭祀体现了蒙古民族战胜邪恶、渴望平安幸福的心理,彰显出了鄂托克前旗人民不畏困难,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