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都仑召为第一世东-甲木苏桑布进京朝见时,乾隆皇帝赐名"法禧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经历20余年才全部落成。清朝时期,昆都仑召是乌拉特中公旗的旗庙,隶属清朝理藩院管辖,下辖34个中公旗境内的寺庙。早于昆都仑召建造的小黄庙。
清朝乾隆年间,昆都仑召形成了以朝克沁独贡(中心大殿,占地1161平方米,8进81间,又称大经堂)为中心,东西活佛府相呼应,殿宇楼阁28座,僧房和甲巴(后勤处)60余座,藏经和安放舍利子宝(白)塔3座,庚毗庙(黄庙)在后。占地160多亩,构成不规整的布局。
昆都仑召北依阴山,东临石门水、南俯黄河的宏大规模。鼎盛时期,昆都仑召常住僧人达到1500多人。
昆都仑召有东西两位活佛转世系统,东活佛共传七世,西活佛共传六世。西活佛主司建设和政务往来,东活佛主持宗教活动、喇嘛管理等寺内管理。
昆都仑召大部分为藏式建筑,依山傍水,无围墙环绕。北靠乌拉山,东临昆都仑河。昆都仑召藏有大量蒙、汉、藏、满文经书。2019年10月7日,昆都仑召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昆都仑召最大建筑体为占地1161平方米的恰克沁独贡,明柱60根,八进81间,整个殿宇金碧辉煌,宏伟磅礴。朝克沁独贡四面墙上的壁画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绘制着佛传故事、密宗护法神和菩萨的形象。“文革”期间被勒令刮掉,高僧丹巴柴德尔用白灰水粉刷遮盖并佯称已“销毁”才得以幸存。
正门西侧彩绘四大天王,殿内有五彩缤纷的佛教故事壁画,供奉释加牟尼、多罗菩萨、宗喀巴塑像,天花板上绘声绘色有动物、龙凤、花草和大宝云纹等装饰图案,其它建筑还有东侧的东活佛府和王爷府、西侧的西活佛府、哈撒儿府、扎巴,以及天主殿、小独贡,藏经塔、加巴(后勒处)同音庙、小角亭等。建筑形式大多为汉藏式。
昆都仑召现存经堂、殿宇12座,住房约50座。殿堂内原有彩画和塑像等多已圮毁,大经堂经过维修,仍是藏式风格的古建筑。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二十二日举行嘛呢会。昆都仑召每年定期举办多种法会,除万灯法会、嘛呢法会之外,还有哈撒儿祭祀、祭敖包、祭火等。

清末,昆都仑召高僧写就《水晶鉴》一书。此书包含蒙古史、黄教史、哲学思想、人文历史等重要文献内容,被苏联、德国、丹麦等多个国家翻译,是研究当时蒙古社会、蒙藏历史、蒙满历史的重要材料。昆都仑召也是当时的诊疗机构,历代都有济世名医为广大群众求医问药提供方便。
昆都仑召的精美壁画和唐卡、栩栩如生的木雕泥塑、壮丽恢宏的建筑均为恒久的艺术展示。
昆都仑召距今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地处西域要地,其宏大的建筑规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构筑地方特色文化不可缺少的历史信息库。是清代时当地多民族团结的历史见证。
昆都仑召地址:包头市昆都仑区卜汉图嘎查村委会东北300米处
昆都仑召门票:无
昆都仑召电话:
昆都仑召公交:59路卜汉图村站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