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位于阿左旗西南部腾格里沙漠腹地,是阿拉善草原旅游、内蒙古旅游中沙漠旅游主要景区。
“额尔克哈什哈”一词起源于清同治年间,清同治七年至九年间(1868——1870年),以白彦虎为首的十万回军进掠阿拉善旗。阿拉善旗第七代王爷贡桑珠不默特派哈勒巴特尔将军佩“哈什塔木嘎”(即“玉印”之意)印章,长期驻守防御外侵,因其守土抗敌有功,可以机断专行,随着时间推移,遂成“额尔克哈什哈”一词。“额尔克”意为权力,“哈什哈”即从将军名及所持印章演变而来。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距巴彦浩特镇200公里,东接阿左旗的巴彦浩特、嘉尔格勒赛汗、腾格里额里斯镇,南与温都尔勒图镇相邻,西靠甘肃省的武威市、民勤县、古浪县交界,北与巴音诺尔公苏木接壤。总面积8070.6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原面积1374.8平方公里。西与甘肃省的武威市、民勤县、古浪县交界,界线长248公里,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的纯牧业苏木。
解放初,额尔克哈什哈巴格驻地在原查干布拉格卡格图湖。2006年3月,查干布拉格与额尔克哈什哈合并,成立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苏木现辖乌尼格图、巴彦淖尔、乌日图霍勒、沙日呼鲁斯、查干淖尔、图兰太、巴彦霍勒、格丁8个嘎查。现有人口742户1890人。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属于典型的干旱型大陆性气候,平均海拔800米—1500米之间,气候四季分明、干旱少雨、风大沙多、日照充足、蒸发强烈。沙尘暴袭击频繁,几乎一月一次。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以沙漠和湖盆地貌为主,境内沙漠绵延不绝,据民间传说,最高的沙丘约有100多米,沙丘一般是东西走向,南北宽,刮风时向东移动。大漠之中星罗棋布的点缀着26个大小淡水湖,较大的有卡格图、通古图、其其格图淖日、巴彦淖尔和冰草湖,湖面均在5平方公里以上。苏木境内的草原属荒漠化草原,可利用草场面积2421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30%)。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千百年来形成了一种独有的社会和人文环境,加之蓝天、白云、黄沙、湖泊等自然景观,一派沙漠田园风光,世人又称此地为“世外桃源”。没有掠夺性的开发,绝少外界的纷繁喧嚣,哈什哈是阿拉善秘境中的圣境,是野营探险、远足摄影的天堂,是缓解工作压力,消除心情疲惫,回归自然,振奋精神的绝佳去处和有效选择。在不久的将来,大力发展的沙生产业还将勾勒出一道新的风景。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保留着完整的蒙古族传统牧业文化,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服饰、饮食、歌舞、祭祀礼仪等民俗风景随处可见。大漠之中星罗棋布的点缀着多个大小淡水湖,较大的有卡格图湖、通古图湖、其其格图淖日湖、巴彦淖日湖和冰草湖,湖面均在5平方公里以上。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境内有四座保存较好的敖包,分别是:巴彦淖日敖包、沙日呼鲁斯敖包、巴音宝日勒吉敖包和查干敖包。苏木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在原查干布拉格苏木驻地查干高勒建有“查干高勒庙”(具体建造时间不详),属藏传佛教,由大小两个庙组成,曾经香火鼎盛、信徒甚多,1968年文革期间被毁,至今没有恢复。乌日图霍勒嘎查是斐声中外的蒙古族摔跤手夏力宾的故乡,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沙力博尔摔跤训练基地于2007年在该嘎查挂牌成立。
在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所辖的腾格里沙漠里,近万头小黄牛沿着千百年地质演化形成的不同湖道安逸地生存着。哈什哈小黄牛系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沙漠所特产,是典型的阿拉善蒙古黄牛品种,其所产的牛肉纹理细密,肉质鲜嫩,无论炖、煮、炒、焖、烤、涮,无不味道鲜美,口感迥异。且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低胆固醇,以其独有的“两低一高”及绿色、天然、有机的优异品质闻名区内外。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与阿拉善盟驻地巴彦浩特间的公路是著名的通额穿沙公路,起于巴彦浩特镇的通古勒格淖尔路,距离195公里。配合完成通额穿沙公路路面建设工程,力争敖包图——格丁公路开工建设。按照腾格里沙漠休闲运动旅游组团规划,充分发挥额尔克哈什哈苏木沙漠旅游资源独特和通额穿沙公路即将贯通的优势,顺应大众休闲旅游需求,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坚持差异化发展,突出沙漠风光、时尚生态、民族风情等主题,规划建设哈什哈旅游城镇、查干布拉格旅游驿站,发展旅游配套产业,打造穿沙公路旅游廊带。
额尔克哈什哈苏木至英雄联盟公路,起点位于额尔克哈什哈苏木东北方向三级沥青路,终点位于英雄联盟,路线全长4.374公里。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设计速度30公里/小时,路面类型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额尔克哈什哈苏木
Erkehasha Sumu, Alxa Left Banner, Alxa Leagu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电话区号:0483
邮政区码:750306
车牌代码:蒙M
美丽的额尔克哈什哈苏木欢迎您,草原旅游镇欢迎您!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