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肯呼都格镇(以下简称额镇)是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阿右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是一座集工矿业、农牧业、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型城镇。2011年5月24日,根据内政字[2011]143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更名为巴丹吉林镇的批复》,阿盟阿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
额肯呼都格镇当地简称额镇,“额肯呼都格”系蒙古语,意为“上井子”或“第一个井”。1979年11月,额肯呼都格镇成立。“巴丹吉林”系蒙古语, “巴丹”是由巴岱(人名)演变而来,“吉林”(吉仁音译)是 数词,即六十。几百年前,有一名叫巴岱的牧民居住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沙山旁,历尽艰辛在这片沙漠中发现六十个大小不一的海子,后人为纪念他故称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镇位于阿右旗的西南部,东邻甘肃省民勤县、永昌县。2011年末,将巴丹吉林镇的巴彦高勒、乌兰塔塔拉、敖伦布拉格、莎布日台、苏布日5个嘎查(共3500平方千米、1300人)划出设立巴彦高勒苏木。全镇总面积8984平方公里,现辖额肯呼都格嘎查、巴音高勒嘎查、巴音博日格嘎查、乌兰塔塔拉嘎查、敖伦布拉格嘎查、沙布日台嘎查、苏布日格嘎查、阿日毛都嘎查7个嘎查、阳光社区、长山社区、泰隆社区、团结社区、满达社区5个社区、4个二级单位,有常住人口5300户16000人,有蒙、汉、回等8个民族构成。
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71%的面积在阿右旗境内,巴丹吉林沙漠是天然的旅游胜地,有碧湖、鸣沙等景点,是阿右旗最重要的旅游资源。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将进一步体现地名的地方旅游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巴丹吉林旅游品牌效应,打造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名镇,促进地方旅游业品牌化发展。
巴丹吉林镇区有通往各苏木镇的柏油路,与阿左旗、额济纳旗、甘肃金昌市、张掖市等公路干线相通,国道G312、省道S212、省道S317、金阿高速、省道S316等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网状结构,交通十分便利。并建有阿右旗支线机场。
2009年,阿右旗确定把额镇打造成“沙漠旅游文化城镇”,并投入1000多万元,对镇区主要街道——巴丹吉林路进行改造,将浓郁的风族风情、独特的地域风格和现代元素创造性地融入到城镇建设中。城镇建设和规划突出“两口”、 “三心”、 “五线”、 “六区”特点,“两口”即对外交通服务窗口,对外客物流集散窗口。“三心”即巴丹吉林路和雅布赖路交叉口的大型综合性商贸中心;以曼德拉路旗委、旗政府为中心的行政管理中心;以赛马场为基础结合路南的植物园形成体育休闲中心。“五线”即曼德拉路、雅布赖路、学校路、巴丹吉林路、南环路五条轴线。
巴丹吉林镇旅游资源独特,主要以沙漠、岩画、峡谷、怪石林为主,尤其以巴丹吉林沙漠最具特色,以“奇峰、鸣沙、群湖、神泉、古庙”五绝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沙漠”,是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质公园主园区。
巴丹吉林沙漠海拔高度一般在1100~1600多米,其中高大沙山占总面积的61%。最高沙峰必鲁图峰堪称“世界沙漠珠峰”。巴丹吉林沙漠有世界上最大的鸣沙区。2005年,巴丹吉林沙漠成为阿拉善国家级沙漠地质公园核心区。2006年,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并荣获金奖,被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探险协会联合推荐为全国首批17个最具代表性的探险旅游区之一。2009年8月,成为世界沙漠地质公园。从2005年起,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两届巴丹吉林沙漠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8穿越东方马拉松国际性越野赛、2009“巴丹吉林沙漠杯”中国越野汽车精英挑战赛等节庆活动,积极参与旅游推荐、促销会,提升了巴丹吉林品牌的影响力、2011年更名为巴丹吉林镇。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镇
Badain Jaran Town, Alxa right Banner, Alxa Leagu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邮编:737399
长途区号:0483
车牌号码:蒙M
美丽的巴丹吉林镇欢迎您,草原旅游欢迎您!
编辑:内蒙古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