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把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原则,加快构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
完善立体交通网络,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交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只有打造便捷交通,夯实发展之基,才能最终实现我盟“十三五”规划的各项宏伟目标。盟委(扩大)会议提出,要把阿拉善打造成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要通道,打造成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家重要的军民融合空天基地,这些都为我盟打造航空、铁路、公路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拉近阿拉善与世界的距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航空,加快推进通勤机场升级改造。
阿拉善机场作为全国通勤机场试点,于2013年12月17日正式通航,结束了我盟没有民用航空的历史,实现了全盟各族儿女期盼已久的“飞行梦”。目前,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3个通勤机场合计总投资3.895亿元;截至2016年7月31日,共保障航班13100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近28万人次,进出港平均客座率为42%。
为进一步提升机场功能,今年3月底,阿左旗机场扩建工程实施,在跑道道面两侧新增道肩,改造助航灯光系统,配套建设供电设施设备,重新划设跑道边线、接地带、站坪机位安全线等道面标志。7月20日,阿左旗机场正式恢复通航,全面恢复阿左旗至呼和浩特、西安、天津及阿右旗、额济纳旗所有航线,仍由幸福、奥凯两家航空公司执飞。经过改造,阿拉善机场安全性能得到提升,能够适应多机型运行的需求,计划开通新航线,完善我盟航空运输网络。
——铁路,建设规模进一步扩大。
我盟地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关键区位,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但铁路建设远远低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不能满足全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今年,我盟加快了以铁路通道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初步形成了阿拉善铁路网“三横四纵”的骨干路网形态。“三横”,即临河—额济纳旗—哈密铁路,乌海西—吉兰泰—巴彦诺日公—阿拉善右旗—张掖铁路,乌兰敖包—大坝铁路;“四纵”,即嘉峪关—额济纳旗-策克口岸铁路,酒泉—额济纳旗—策克口岸铁路,乌力吉口岸—苏宏图—阿拉善右旗—金昌铁路,乌力吉口岸—苏宏图—吉兰泰—巴彦浩特—银川/中卫铁路。
“十三五”期间,我盟将开工建设巴彦浩特—银川快速铁路,结束盟府不通火车的历史,同时利用银川铁路枢纽地位,就近接入国家高速网络。当前,巴银快速铁路勘察设计航拍和预可研编制工作已经完成,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可研编制和立项审批等工作;乌海—巴彦浩特、乌海西—吉兰泰电气化改造项目正在编制预可研报告;乌力吉—苏宏图、本井—巴彦浩特铁路已启动可研报告编制工作。
——公路,打造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交通运输网络。
蓝天白云下,大漠戈壁中,一条条加速延伸的公路宛如奔腾跳跃的血脉,尽展阿拉善的发展活力。近年来,我盟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机遇,集中力量实施了京新高速、巴银高速、雅山一级、策达一级等一批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和大量的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工程,投资规模之大、工程项目之多、建设速度之快是全盟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今年1至7月,全盟共完成交通建设投资100.3亿元,新、改建公路里程达2740公里。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正在连接起城市和乡村,沟通省际和国际。
“十三五”期间,我盟将加快“北开南联、东西贯通,连接内外、覆盖城乡”的公路网建设,实现“五连通”,即重要出盟通道实现高等级公路连通;旗区、重点园区、重要景区实现一级以上公路连通;所有口岸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通;盟内普通国道全部实现三级以上公路连通;所有苏木镇和具备条件的嘎查村实现沥青水泥路连通,嘎查村街巷硬化实现全覆盖。
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打造舒适宜居宜游环境
近年来,我盟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位,从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生态系统、人居环境等方面入手,统一规划、精心设计、彰显特色,为“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盟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区绿地面积1344公顷,绿地率为23.3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57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27.29%;公园绿地面积为469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30.85平方米。集中实施了一批城镇道路、给水排水、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达349.8亿元,建成区城镇道路面积达367万平方米;用水普及率达9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7%以上……
今年,我盟按照“用旅游城市的标准来定位”的新思路,通过加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街巷道和地下管网建设,对盟府巴彦浩特城区10条“断头路”、连接线进行改造维护,形成“六横九纵”道路格局,构建畅通的路网管网体系,全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对巴彦浩特土尔扈特、额鲁特大街进行升级改造,街道两旁的树木也进行了相应的配套升级,更加注重分层设计、色带布局,通过种植彩叶植被增加绿化带的美观性;在机动车道两旁增加1.5米的绿化隔离带,行人和自行车道外侧设置0.9米的绿化隔离带。
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给居民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今年,对巴彦浩特营盘山和生态园、九龙园、沙生植物园、烈士陵园、王陵园,以及敖包沟、东环路、北环路东段绿化景观工程进行了升级改造。相关部门专门聘请了国内知名园林设计单位规划,为打造国家级园林城市奠定基础。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生活美
“多亏了门前这条小油路,让我们雨天不沾泥,出入更方便。”一场秋雨过后,阿左旗巴润别立镇白石头嘎查农民金宝深有感触地说。随着我盟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房屋整齐、巷道干净、文化卫生设施齐全、用水用电无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交通运输部门共投入2.83亿元,累计实施了191个嘎查村和10个农林牧场627公里的街巷道硬化工程,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历史。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
- loading...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作品及图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