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勒斯太苏木(又译呼鲁斯太)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著名的鸿雁之乡草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乌拉特草原核心区,是巴彦淖尔草原旅游、内蒙古草原旅游、内蒙草原旅游、草原度假的重要节点。
呼勒斯太、呼鲁斯太为蒙古语音译,意为长芦苇的地方,位于中旗西部乌加河畔。呼勒斯太苏木北与川井苏木毗邻,南与宏丰乡、五原县相连,西与石兰计乡、乌拉特后旗接壤,东与温更镇相邻。总面积2049平方公里,有草场2840984亩。
2001年4月,撤销杭盖戈壁苏木,划归呼勒斯太苏木,现辖呼和嘎查、韩乌拉嘎查、希博图嘎查、团结嘎查、哈拉葫芦嘎查、义和久嘎查、哈拉图嘎查、巴音吉拉格嘎查、前达门嘎查、温更嘎查、达格图嘎查、呼勒斯太嘎查、宝格达嘎查、乌珠尔嘎查等14个嘎查。
呼勒斯太有辽阔的草原和水域,秀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自然地理资源,有距今几千年的赵长城遗址、烽火台、阴山岩画、千里庙和雪地山稀有植物、二狼山韩乌拉到仰榔沟风景区等多处旅游资源,其中千里庙曾是河套地区较有影响的喇嘛庙,建于18世纪,鼎盛时期曾有喇嘛僧数百人;本巴吕庙在苏木乌珠尔嘎查深山里,庙宇规模虽不及千里庙,但建国初曾是现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
呼勒斯太苏木坚持“两线繁荣驱动三区发展”,两线即国道242线和固查公路两条干线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三区即山后家庭生态牧场区、沿山二狼山白绒山羊提纯复壮区和山前“北繁南育”肉羊养殖区,把“生态文化型”新型旅游作为驱动“十三五”规划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引擎和绿色崛起的优势,按照发挥““鸿雁”之乡”文化旅游优势,把呼勒斯太苏木打造成突出唯一性、民族性和文化特色性的“鸿雁之乡”旅游休闲胜地。按照“基础种养殖业+特色旅游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北繁南育”养殖模式,不断提高着力培育发展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主的鸿雁民族文化特色旅游产业。
呼勒斯太苏木宝格达嘎查围绕旅游开发的大格局,立足狼山水库旅游景观,在水库西侧规划了狼山峡谷旅游度假村景区。协调公路段完成了91.2公里的等级砂石路工程,使呼勒斯太的旅游景点与乌拉特草原、同和太奇石林、甘其毛都口岸、宝日恒图木化石群、乌拉特中旗鬼谷岩画、巴仁宝勒格旅游度假村、瑙干塔拉、希热庙等主要旅游景点连成一线,是巴彦淖尔市众多精品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可形成巴彦淖尔市精品旅游线路。翻建了浩雅尔宝格达敖包,延续传承了浩雅尔宝格达敖包的祭祀民俗传统。
呼勒斯太苏木以“鸿雁”为主题,积极打造特色旅游业,依托二狼山水库、前达门水库、韩乌拉水库和古长城遗址、烽火台、阴山岩画、千里庙等多处旅游资源,开办了“草原之家牧户游”,“牧户生活体验游”,特色蒙餐、骑马、射箭,摔跤、篝火晚会等旅游项目,呼勒斯太苏木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积极打造“鸿雁”文化品牌,为呼勒斯太苏木乃至中旗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新的亮点。
2017年6月16日(农历五月二十二)呼勒斯太苏木第四届“浩雅尔宝格达”敖包祭祀活动在呼勒斯太苏木宝格达嘎查盛大开幕。17世纪40年代,乌拉特蒙古部迁徙至此,乌拉特人将灵石堆改建为浩雅尔宝格达敖包进行祭祀,原乌拉特中公旗还把浩雅尔宝格达敖包命名为旗直属十三座敖包之一。2013年,乌拉特中旗呼勒斯太苏宝格达嘎查牧民为传承蒙古族祭祀文化和祈福草原,筹集资金,重新修缮并扩建了浩雅尔宝格达敖包,主体敖包底座直径十米,高八米。它与山体、高地、水库、平原相融合,集祥瑞与风水于一体,成为一处重要的祭祀地和亮丽的自然风景区。
呼勒斯太苏木交通便利,“临甘”公路和“固查”公路在腹地交汇,形成新的经贸、文化、交通、旅游的中心地。呼勒斯太苏木扼守通向甘其毛都口岸的重要通道,南连北开,可为“鸿雁”之乡旅游开发起到引领作用。固查公路东接省道S212(53公里),再向北42公里到中旗政府,向南27公里到五原县,并接国道G110。固查公路向西接国道G242(36公里)。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呼勒斯太苏木
Hulusitai sumu , Urad Middle Banner , Bayan Nur City,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ostcode (邮编): 015308
车牌代码:蒙L
电话区号:0478
美丽的呼勒斯太苏木欢迎您,草原旅游欢迎您!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