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德县(Huade County)行政隶属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位于乌兰察布市东北部。1988年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县”。是一个蒙、汉、满、回、朝鲜等多民族居住的农牧结合县。域内平均海拔1500米,属浅山、丘陵荒漠地貌。化德草原旅游是乌兰察布草原旅游、内蒙古草原旅游、内蒙草原旅游、草原度假的重要内容。
化德县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市最东端。化德县名蕴含“以德化民,德政化民”之意,其名称是按崇礼、尚义、康保、化德依次排列下来的,四县联称为崇尚康德。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长顺镇西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277公里,南离首都北京380公里。
化德县北与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接壤,西、西南与商都县相连,东、东南和河北省康保县交界,东北与正镶白旗毗邻。东西长108.5公里,南北宽72公里,总面积2568平方公里。2013年,化德县辖3个镇、3个乡:长顺镇、七号镇、朝阳镇、德包图乡、公腊胡洞乡和白音特拉乡。县人民政府驻长顺镇。化德县有蒙古、汉、满、回等11个民族,其他少数民族有达斡尔、朝鲜、俄罗斯、傣族、土家族、佤族、彝族等,共23人。
化德县地处阴山北麓东端,内蒙古高原中部南缘,属阴山山地与乌兰察布高原的过渡带。整个地形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山地、丘陵、川地相间,呈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的景象。最高点是西北部公腊胡洞乡境内的大脑包山。
化德是一个游牧民族活动的地方,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等少数民族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相辉映,交错融合,创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积淀了化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秦、金长城、清代古城、皇家牧场、张库(张家口-库伦)大道、古嘉卜寺驿站等一处处历史遗迹,黄羊滩生态园、人民广场、西山生态公园、二登图动物群化石遗迹等旅游景点,构成了化德旅游的独特韵味。
化德生态环境优良,每到夏季,化德草原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微风习习,景色宜人。置身其中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是消夏避署的绝佳去处。
十三五期间,化德抓住北京非首都城市功能疏解和国家扶持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机遇,重点培育文化旅游、体育休闲、避暑度假、养老养生四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文化旅游。依托张库大道文化、察哈尔文化、金界壕遗址、厚德文化、嘉木寺驿站、羊驼绒产业等资源,打造以避暑度假、养老养生、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以S208为主轴线,谋划文化旅游综合体、购物休闲综合体、草原度假旅游区等项目,配置旅游发展要素,打造集草原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生态采摘、垂钓、娱乐购物为一体的产业集聚带。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将长顺镇建设成为旅游中心城镇、集散服务中心。创新管理和服务,适应自驾车发展趋势,发展星级酒店,完成酒店评星定级工作。
避暑度假。利用乌兰察布市“中国草原避暑之都”的名片,依托我县在京津冀经济圈300公里半径内区位优势和连接京津、华北、东北的交通枢纽优势,利用我县清洁的空气资源、夏季清凉的气候环境和休闲的生活方式,结合蒙汉交融的文化底蕴,吸引京津冀周边地区避暑度假,体验乡村文化及生活方式。
文化旅游、避暑度假项目:①黄羊滩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②秋灵沟红色旅游区建设项目;③化德县金界壕遗址保护加固工程;④化德县塞上民间文化艺术创业园建设项目;⑤化德县军旅博物馆建设项目;⑥化德县精品旅游线路建设项目。
化德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乌兰察布是东北部,地处锡(盟)乌(兰察布)张(家口)三角地带,北与锡林郭勒盟镶黄旗接壤,西、西南与商都相连,东、东南和河北省康保县交界,东北与正镶白旗毗邻。提升县内城乡公路网络建设水平。借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完成28条580公里县乡联网公路、12条90.5公里窄路面拓宽、出口道路工程,完成缺失路、延伸路、断头路64条170公里,完成240个自然村街巷硬化。
逐步完善公交体系。加快建设公路运输综合运输枢纽。建立完善以县二级客运站为龙头,各乡镇四级客运站为支撑,各行政村招呼站为纵深的客运网络。
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建设。推进G5511、G5516高速、G511、G510国道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张家口—二连浩特高铁进入国家铁路建设列入自治区、国家规划,加快通用机场项目建设,推动化德县成为联通华北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集宁--通辽铁路横贯东西,设有化德火车站,每天有10多对列车通往呼和浩特、通辽等地。
省道208、呼市--满洲里省际通道和天津--二连浩特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秦皇岛—二连高速正在规划中,交通四通八达,东可直达锡林浩特、赤峰、通辽;南可直达张家口、北京;西可直达集宁、呼和浩特;北可直达二连浩特。距首都北京350公里,首府呼和浩特300公里,港口天津450公里,二连浩特300公里。通周边旗县均为二级公路。
化德县政府驻地长顺镇距最近的乌兰察布市集宁机场134公里。
美丽的化德欢迎您,草原旅游欢迎您!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