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风徐徐,草木飘香。逃离八月的流火,脱去一身的尘俗,远离城市的喧嚣,沐浴在绿色里,纳凉在宁静中,耳旁缕缕清风,让游人听到了灯笼河草原的呼唤。纵使山路蜿蜒曲折,依然挡不住前行的脚步,因为那里有着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灯笼河草原。
灯笼河源自蒙语“登努日”的谐音,全称“登努日高勒”,汉译为沼泽地上之河。多年来众口流传,谐音误作河名,传说由此而生。灯笼河草原位于翁牛特旗最西端,西与河北围场县毗邻,北与克什克腾旗相连,南与松山区搭边。在这个有名的“三岔裆”地界,孕生了辽河的三大支流少郎河、苇塘河、羊肠河。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海洋、草的世界”。灯笼河草原是全市乃至全国最美的草原,方圆143平方公里,青山妩媚、草木葳蕤,鲜花遍野,百鸟翻飞,是一个集河流、草原、森林、古迹、风电、天然桦木林山岭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山湿地草原旅游度假区。在这片有着25万亩原生态的草原上,其中可利用高山湿地草原18.7万亩。此地平均海拔1800米,平均气温0℃,最高气温25℃。同时它还是亚洲最大的可利用风源——追风地。
灯笼河草原是赤峰至今未被开垦和污染的草原。泛着原生态无限魅力,孕育着现代咄咄气息的灯笼河草原,经山线在灯笼河草原贯穿南北,距此到赤峰市区只有120公里;乌灯线横贯东西,距翁牛特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也只有110公里。其前身是灯笼河军马场,现为灯笼河国营牧场,履行乡镇政府的机构职能。
早在七十年代以前,它也是全国三大军马场之一,后因国情发展,军马场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灯笼河草原以高山湿地为主,波澜起伏,一片绿洲。夏季百花盛开,金黄色的金莲花、山罂粟、蒲公英,紫红色的地榆,银白色的陀罗、钢罗花,雪白的芍药、银莲花,粉红的柳蓝、石柱子,蓝色的飞燕草,蛋黄色的柴胡草、黄花菜及叫不上名的花争先绽放;河柳、杜鹃、山丁等原始丛棵虽不高,但婀娜多姿,给人以生机。这里虽处亚寒带,无霜期不足四个月,但从百花坡那里看到草木的顽强,看到了生的欲望与花的辉煌。姹紫嫣红绽满坡,香清蕊嫩艳婀娜,一年此刻辉煌写,大笑风狂雨雪多。在三岔档景区骑马归来,路过一片沼泽之地,那里水源丰沛,绿草肥美,每当初夏时节,金莲花盛开,一片金黄。虽草地凹凸不平,但一棵棵一簇簇映日而开,含香而笑。既有荷花之韵致,又具黄花之秀美。真是沼泽绿草水流长,映日金莲又丽黄。站在草原上,天格外蓝,地格外绿,花鲜水美,空气清新。在这幽境里深吸几口气,心情也格外舒畅,再四处走走,看看山,逛逛景,寻幽揽胜,别有桃源雅意。 在这漫山的野花与独成一体的白桦林中生长着以金银花为代表的中草药就有160种之多;在万顷碧波内,可谓“凭眉望得清风尽,仙者犹愧姿万千”。
走进灯笼河草原,就会立时被她那博大而幽静的胸怀所包容,就会被她那俏丽而疏浚的面容所陶醉,就会被她那风雅而纯粹的境界所迷离,站在草原上,天格外蓝,草格外绿,花鲜水美,空气清新。在这幽境里深吸几口气,心情也格外舒畅,再四处走走,看看山,逛逛景,寻幽揽胜,别有桃源雅意。春季万顷草原,清风习习,碧野平畴;夏季青山妩媚,草木葳蕤,繁花似锦;秋季层林尽染,遍山金黄,遍野流丹;冬季皑皑白雪,玉树琼花,冰天雪地。
灯笼河草原的三岔档景区和盘龙石景区。它虽没有大山的挺拔,也没有平原的宽广。但它有高山的绿色、平原的心胸,让你仰望不止。绿色的白桦林挡住你的视线,看不到蓝天,辩不清南北,但它给你一种向上的劲头;起伏的草原让你人孤影单,心存矮小,找不到尽头,但它让你看到风吹草动白云飞的美丽;蜿蜒的溪水不顾你的心情,哼着小曲,自顾自头也不回的潺潺而行,看不到源头,但让你找到自信,找到永往直前的精神。塞上风清北汉行,情飞绿色野芳英,谁言此处无颜色,舞蹈流姿显俏荣。潺潺的少郎河水纯净、清澈,细流自海拔2000多米的三叉裆山汇集东下,曲曲折折,欢快地奔流在灯笼河草原上,使碧绿如茵的草原弃盈着跳珠溅玉的灵秀之美。站在草原上,天格外蓝,草格外绿,花鲜水美,空气清新。在这幽境里深吸几口气,心情格外舒畅,四处走走,看看山,逛逛景,寻幽揽胜,别有桃源雅意。
来到少郎河源头的白桦林,只见那亭亭玉立的白桦树随着山峦的起伏负势竞上,白白郁郁,阵风吹来,歌声不断;雨雪袭来,身心更白。有道是:白桦古木耸云间,绿叶飘飘傲北原。塞上唯君白面立,笑迎雨雪看风颠。
潺潺的少郎河水纯净、清澈,细流自海拔2000多米的三叉裆山汇集东下,曲曲折折,欢快地奔流在灯笼河草原上,使碧绿如茵的草原弃盈着跳珠溅玉的灵秀之美。站在草原上,天格外蓝,草格外绿,花鲜水美,空气清新。在这幽境里深吸几口气,心情格外舒畅,四处走走,看看山,逛逛景,寻幽揽胜,别有桃源雅意。
灯笼河牧场所在地称大石门,出场部西行300米许,在淙淙溪流北岸,两崖突兀并立,如巨斧砍削,中间齐刷刷扯开5米宽的缝隙,远望近观,俨若门户。透过石门北望,可见坡上一馒头状的小山,石崖顶端,盛开着一簇簇嫣红似火的野花,与溪流南侧的天然白桦林互相映衬,构成红绿错杂的奇妙景观。
到了灯笼河草原,才真正见识到了什么叫碧草连天花似海、蓝天通透云似锦、心随自然意悠远。
要说起这里最出名的古迹,当首推已有300多年历史的赛罕庙和具有800多年历史的金界壕。塞罕庙位于灯笼河海拔1700多米的赛罕坝梁上,据传为康熙北征时所建,由一块巨石雕刻而成(曾因文革时期遭到人为的破坏,后来当地人先后投入30多万元加以修缮),它古朴黄雅,精巧别致,里面供奉了一尊“塞北灵验佛”,至今香火不断。掩映于花丛碧草之里的赛罕庙已成了灯笼河旅游区闻名遐迩的景点。
人们提起长城马上就会想到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的万里长城。然而,在灯笼河草原上也有一道长城(在灯笼河境内仅存6公里左右),史称金界壕,从公元1123年开始修建,直到1198年前后才最终成形,其间历时70余年。因为修筑于金代,所以也叫金长城。与人们熟知的万里长城不同,这是一道没有城墙的长城。在内蒙古辽阔的土地上,东西南北纵横走向有许多道起伏,这便是金界壕的遗址。它是金代女真人为了防御蒙古铁骑南下侵扰,而在在整个北方草原上修筑的边塞军事防御工程。与我们熟悉的明清时期的长城不同,金界壕不用砖砌,不用石垒,绝大多数都是就地取材,仅仅由夯土砌成。界壕是以挖掘成一道漫长的壕为主,壕堑深约4到5米,上宽8到10 米,壕底宽仅为4.5米;而挖掘壕堑时掘出的土石方,则堆积在壕堑南侧,形成漫长的界堤。界堤最高的不过6到8米,一般的都只有3、4米高。远远看去就像是一条长龙横卧在草原上一样。今天金界壕的遗迹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还有一小部分在俄罗斯和蒙古。金界壕现存于地上所能看到的长度,约5500公里。以走向而言可分为岭北线、北线和南线。经过800多年历史烟云的洗礼,金界壕仍似长龙巨蟒般横亘在千里草原之上,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浮游于草海之中。如今,虽已没有了金戈铁马、箭响弓鸣的战火硝烟,但这“长龙卧野”的景观却留给我们许多深思与感叹!
夏日灯笼河的夜晚是美丽的。夜风凉爽,蝉吟虫歌,群星明烁。感觉更美好的是那蒙古包度假村的篝火晚会了:篝火旺盛,歌声不断,男跳女舞,叫好不止,一手啤酒,一手羊肉,扭呀唱呀,狂欢不已。啊!篝火突突上窜,那是青年的心在跳动。星星你该躲,不要偷窥青年的情热;月亮你该来,请献上团圆的花朵。来吧跳吧唱吧,把他们的激情燃烧;来吧跳吧唱吧,把他们的缘分续延。
历史悠悠,千古不曾回眸,当你踏入灯笼河的“三岔裆”之地,那十三座浑然天成的“太保”即是赫赫有名的十三太保便跃然而现。传说这是康熙征战葛尔丹时为纪念牺牲的十三员大将而建立的,在十三个太保上游,熙熙嚷嚷的人群会吸引你去瞧个热闹,那里便是历经800年风雨的塞罕庙,每逢庙会来临,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纳祥祈福。当你感受完悠悠历史的风霜,更让你惊奇的是有着“飞来石”之称的辽金古界壕,它屹立在北去数千米的草原深处,它硕大、独特且安详,2010年被定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些历史的印痕虽然都逐渐沉没在沧海桑田之中,但同时也给灯笼河草原平添了一抹厚重的沉淀与诠释。
行走在灯笼河草原,一眼望不尽得山川上,那雄姿阔恬、仰视直刺云端的风电设备又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洁白的身躯不管风吹雨打毅然胜似闲庭信步般转动。不单给地方和企业带来丰厚的效益,同时也成为灯笼河草原的一道靓丽风景。目前,这种风电设备在灯笼河的总装机容量已达48.6万千瓦,已有大唐公司、龙源公司、克什克腾旗汇丰公司三家公司先后入驻灯笼河牧场境内。
为了更好地开发与保护这里的旅游资源,造福于地方百姓,灯笼河牧场于2012年成立了“赤峰牧野旅游服务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一级注册了灯笼河5大类39小项的农蓄产品,为今后逐步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奠定了基础。,在一期建设中投入资金800余万元配备了旅游配套设施,并适当的配备了部分专人来正规管理旅游公司,至此,基本纳入了三座店水库——灯笼河草原——乌兰布统古战场——红山湖——玉龙响沙精品旅游路线,年均接待游客已达5万余人次。
清酒奶茶手把肉,野草芬芳醉不够。由于灯笼河草原空气湿润,气温凉爽,所以到这里来的游客不单是旅游、观光,而且短期避暑的也不在少数,要么住进蒙古包或者旅游区的宾馆,要么住在自建的临时帐篷里,品尝着昭乌达肉羊精品羊肉,以及在这片草原里自然生长的金针、黄花、鲜蘑等上等野菜。这里不但有来自全国以及赤峰地区的游客,还有部分慕名而来的国外友人,她们到此流连忘返,醉不知出的惬意不难看出灯笼河草原的诱人之处。
来草原旅游会被草原的辽阔感染心境,再体验一下骑马的威风和驾车的放纵,绝对会让你得陇望蜀,也会带给你一个自由而纯净空间,一份真实而难忘的快乐;如果说来草原旅游是一种心境的释放,那么更需要体验的就是美酒佳肴之后的篝火晚会了,游客们的热情早已驱除了草原夜晚料峭的寒冷,当然然火把照亮起没有灯火的辽阔草原,当美丽的烟花绽放在繁多星辰的夜空中,人们拉起手围住篝火载歌载舞,熊熊的篝火中尽情燃烧游客们对草原的情怀与热爱,使灯笼河草原上飘满了无尽的欢乐与歌声。
以“保护性建设”为原则,在大力开发生态旅游产业的同时,灯笼河牧场还十分注重发展本地的第二优势——畜牧业。近年来,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与支持下,灯笼河牧场的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开发“昭乌达肉羊”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以散养改圈养为基础,不但有效地保护了草原牧场,还大大地提高了肉羊的出栏率,2012年,灯笼河牧场与翁牛特旗龙头企业内蒙古蒙都羊业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有机羊繁育基地合作项目,在高端礼品肉的开发与深加工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不但基本保证了北京等地以及本地区的精品肉供应,还为养殖户创造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昭乌达肉羊的肉质香嫩鲜美,味正肉丰,且精致贵重,这对打造灯笼河草原品牌旅游区也大大地增加了一个亮点,所有来到灯笼河草原区的游客,除了赏花观景之外,其中的另一项重要活动就是品尝灯笼河绿色羊肉。
在以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灯笼河牧场还在小城镇现代化建设方面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自2008年以来,这里先后开通了手机移动网络、宽带互联网、有线电视、以及四通八达的高等级乡级柏油公路,一个具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群山环绕里尽展风姿。(丛金龙)
转自:翁牛特旗政府办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作品及图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本网原创的作品,拒绝任何不保留版权的转载,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并添加本文链接,否则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