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鄂伦春民族乡街景 |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原为鄂伦春族聚居地,20世纪初,生活在格尼河上游毕拉河流域的鄂伦春族一个部落约60户260人,为谋生存和开展新猎区,逐渐移动到绰尔河、济沁河、阿木牛河流域,即大兴安岭东麓浅山区游猎,使这一带原始森林开始有了人烟。1948年春,党和政府帮助这部分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在阿木牛河畔建立了努图克。1949年又动员他们与达斡尔一道迁至交通便利的滨洲铁路455公里处定居,使他们第一次过上了真正的定居生活。1950年这里正式建站,取名南木站。1956年撤消努图克,设立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人民政府。现除有鄂伦春族外,还有汉、蒙、满、锡伯族等11多个民族居住,但只有鄂伦春族居住比较集中,其他均为杂居。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最大企业南木林业局,下属有多个林场,林业资源丰富。境内风景秀丽,旅游景点极富特色,白桦猎村(现更名为鄂伦春民俗景区)、鹿鸣山庄、石板山庄(现更名为石佛山景区)为较大景点。
鄂伦春风情园 |
雅魯河漂流 |
与我们伟大的祖国同龄的南木鄂伦春民族乡辖区总面积为158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106平方公里,草原316平方公里,耕地亩,可谓“七林、二草、一分田”。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是以鄂伦春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蒙古族、回族、满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十多个民族构成的民族乡。
作为扎兰屯市三少民族之一的南木鄂伦春民族乡,自2007年以来,高起点规划旅游线路,高标准建设景区景点,高水平管理支柱产业。截止目前,共投资900余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修建了通往漂流景点5.5公里的旅游公路;投资350万元建造的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展馆面积700多平方米的南木鄂伦春民俗博物馆,成为展示农区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打造了鹿鸣山庄为起点的雅鲁河漂流12公里长的旅游带,就在这条黄金漂流带上就有白桦猎村、石佛山景区、泓森度假庄园和木天植艺园5个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其中仅一个漂流景点最多时日接待游客1500人。
南木火车站 |
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交通便利,省道S302南北向由镇内通过,南到扎兰屯市,北达牙克石。县道X331由本镇接入S302,通往西部各乡镇。滨州铁路南北向由本镇通过,设有南木站。齐齐哈尔至海拉尔的6325/6326次列车经停本站,每天往返各一列。
2009年9月6日,内蒙古扎兰屯市南木鄂伦春民族乡举行定居建乡60周年庆祝活动。6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扶持帮助下,鄂伦春猎民走下大山定居,跨下马背,骑上“铁牛”,弃猎从农、从牧、从商,家庭致富产业不断壮大。
2010年,这个乡还紧紧抓住呼伦贝尔市扶持该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深入挖掘鄂伦春民俗原生态旅游资源,加强整体规划布局,大做“山、水、古、俗”文章,打造最适合人居环境的居住地。
美丽的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欢迎您,草原旅游欢迎您!
编辑:草原旅游 http://cylyw.cn